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化工行业央国企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看好中长期油价维持高位,“三桶油”有望在持续兑现业绩和维持高分红的基础上,开启新一轮股价上行空间。此外,“三桶油”大力推进“增储上产”,积极进行新能源产业建设,未来有望强化新能源产业和油气勘探开发的协同效应,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建议关注:中国石油(601857)(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600028.SH)、中国海油(600938)(600938.SH)。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OPEC+减产协议艰难延续,油价有望得到支撑。
北京时间6月5日凌晨,OPEC+第35届部长级会议结果出炉。沙特7月额外自愿减产100万桶/日,OPEC+其他成员国合计产能目标未较此前计划有变,但已有的减产计划延长到2024年底。
此外,OPEC+将2024年产量基准下调139万桶/日至4046万桶/日,主要目的是使配额与实际产量相吻合。22年以来油价波动加剧,OPEC+调整产量对油价施加有力影响,本次减产体现了以沙特为首的OPEC+调控油价的决心,考虑到全球原油需求向好,若本次OPEC+减产计划得到有力执行,全球原油供需有望进一步趋紧,油价将得到有力支撑。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低迷,美国页岩油增产乏力。
海外五大石油巨头公布了23年资本开支计划,相较于2022年资本开支实现值,巨头23年的资本开支计划以维持稳定为主,23年五家公司资本开支计划值合计增速仅为8%,巨头长期资本开支目标维持稳定,中长期上游资本开支不足的逻辑依然存在,依旧看好油价中长期维持高位。
美国页岩油方面,2022年以来,不断上涨的油价使美国页岩油企业试图提高产量。但由于前期资本开支不足,即便美国页岩油企业努力扩大产量,开钻未完钻井数(DUC)指标仍显示其后续产量增长动能不足,过低的DUC将限制美国页岩油企业进一步扩产的能力。
“50美元/桶”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游业务的业绩拐点,“45美元/桶”是中国海油上游业务的业绩拐点。
“三桶油”的边际利润都随着油价的上升而逐渐减少,最终在高油价下趋于稳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盈利曲线十分接近,其石油生产业务均在布油价格超过50美元/桶之后逐渐开始盈利,但中国石油因其成本优势,盈利能力略强;而中国海油的石油生产业务则在布油价格超过45美元/桶之后便能开始盈利。
根据测算,在80美元/桶的布油价格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上游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1126亿元、319亿元和748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的上游业绩均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而提升。当布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时,中国海油拥有最高的EPS增厚量,中国石油次之,中国石化的EPS增厚幅度最小。
天然气顺价+减亏驱动产业链盈利提升,“三桶油”盈利空间广阔。
2023年,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顺价机制逐渐完善,中石油23年天然气销售方案出台,对比2022年,23年中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浮幅度明显提高,天然气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此外,2023年我国进口LNG价格大幅回落,将降低LNG进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在“顺价+减亏”逻辑驱动下,天然气产业链盈利能力有望同比提升。
若天然气实现价格增长0.1元/方,以销售口径计算,中国石油归母净利润有望增厚195亿元,EPS有望增厚0.11元/股。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对业绩的贡献也将提升,天然气实现价格上涨0.1元/方将使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EPS分别增厚0.02、0.03元/股。
风险分析:
上游资本开支增速不及预期,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