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要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广袤乡村产业更兴旺,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
珠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年产1.2亿斤瓜果蔬菜,成了雪域高原最大的“菜篮子”,全县3200多农户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白朗蔬菜产业发展离不开山东省寿光市技术支持。为了适应白朗县海拔高、风力大、光照强等条件,寿光技术人员对大棚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改进,定制了防紫外线的棚膜,创新使用了固定棚膜的卡槽。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做好“土特产”文章,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也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照搬。比如寿光的蔬菜大棚技术,是当地农民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来的,在白朗县应用推广,就要结合当地特点进行针对性改进,大棚才能够“扎根”高原。大棚建设方案如此,作物的种植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也是如此,只有结合当地的水土、气候等特征,因势利导,才能为我所用。
做好“土特产”文章,“种什么”同样需要因地制宜来谋划。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这是“土特产”的自然之根。很多地域标识、制作方法往往渗透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土特产”的文化之根。要基于一方水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开发好乡土资源。依托林下资源和气候条件,地处长白山林区的吉林省汪清县盛产高品质黑木耳,这几年陆续开发了速发木耳等品种,大力发展电商,小木耳成了大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既立足本地,找到最能体现地域特点和当地风情的产业;又跳出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通过品种、品质、品牌优化,谋求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这方面各地有不少成功的实践。赣州脐橙、延安苹果、金乡大蒜、大同黄花等,都扎根乡土,凸显特色,成为知名度和辨识度高的乡村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发展。
“土特产”背后连着千家万户农民的生计,要科学谋划、科学决策。当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深入扎实考察,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汇集众智通盘考量,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效益发挥到最好。山东省平度市等地成立专家组,对发展乡村产业项目进行评估把关,类似做法值得借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要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广袤乡村产业更兴旺,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9日 18 版)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