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延寿镇栗蘑上市 预计产量200万斤
(相关资料图)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7月底,正是栗蘑成熟的季节。在昌平区延寿镇黑山寨村的北京海疆栗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满园的栗树下,坐落着一排排用于栗蘑种植的拱形棚,棚内一簇簇栗蘑破土而出,散发出阵阵香气。新京报记者获悉,今年栗蘑产量约在200万斤,在创造产值的同时,也带动着农户就业。在当下,栗蘑已经成为延寿镇农户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栗蘑又称灰树花,为食用菌类。通讯员 尚颖 摄
“栗蘑又称灰树花,不仅外形好看,而且肉质脆嫩爽口。合作社现有15个拱棚,每年可以采摘3到4茬。”京海疆栗蘑专业合作社副社长张鑫奥告诉记者,由于近期多雨,昼夜温差大,很适合栗蘑生长,预计合作社今年的栗蘑产量2.5万斤左右,较去年持平。
栗蘑能在昌平延寿镇“落户”,得益于这里微酸性的土壤,与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特征。为了扩大栗蘑销路,今年,合作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销售。“除了我们自己的销售平台,延寿镇还帮我们对接销售渠道,实现了栗蘑产销衔接,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张鑫奥说。
据悉,近年来,延寿镇大力推广栗蘑种植,探索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路径。今年,延寿镇栗蘑种植菌袋数量达到新高,截至目前,全镇共有13个村88户登记种植栗蘑菌袋348万袋,预计产量200万斤,产值突破2000万元,可解决900余人次就业问题,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延寿镇副镇长杨锐杰介绍,为更好服务栗蘑种植户,延寿镇一方面向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栗蘑销售新渠道,努力实现农超对接。未来还将打造体验节、丰收节、采摘节等系列活动,丰富栗蘑产业模式,真正实现“农文旅”有效融合,不断促进山区百姓增收致富。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