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年龄之谜:70岁出山,80多岁指挥牧野之战,可信吗?
发布时间:2023-06-08 13:52:5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老将建功立业的美谈,但老将的"老"总归有一个限度,往往在60-70岁之间,再往上已经不是"老"了,而是"老掉牙"了,派70岁以上老将上场,怎么看都非常不人道、不理智。但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却在八十多岁的高龄,率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纣王,取得了一场关乎王朝更迭的决定命运的战争胜利。

根据史书记载,姜子牙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为此姜子牙做过屠夫、开过酒店、卖过酒水等,由于一生蹉跎,大约60多岁时老婆与他离婚,几乎是一个标准人生失败者。但在70岁或72岁时,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见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之后姜子牙一飞冲天。周文王死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80多岁时在牧野之战中指挥大军。

从姜子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励志到不能再励志的人生传奇,姑且信之,但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70岁出山,80多岁亲临战场指挥牧野之战,怎么都让人觉得违背常理,如今很多80多岁的老人别说上阵打仗了,就是长途跋涉都非常危险,那么史书记载的姜子牙年龄可信吗?

01:姜太公什么年龄出山?

关于姜子牙具体出山年龄,《史记》上没有记载,但其他史书文献上无一例外都是70岁以上,而且谈到姜子牙七十出山的荀子、尉缭子、孟子和屈原等都是战国名仕,人品有保障。

《尉缭子·武议篇》记载:"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能此合也?"其中,"过七十余而主不听"后"及遇文王",是指姜子牙曾在商朝为官,70岁时上书而商王不听,后来在72岁时遇见周文王。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时,为了力求真实可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遍大江南北,访问了无数人,既然司马迁没有采用其他书籍中的姜子牙出山具体年龄,是不是表示司马迁不认同70岁出山之说?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是一个神秘数字,在古代有"至大无极"之意。姜子牙或长相显老,或年龄的确较大,于是用"七十"来笼统表示姜子牙年龄,而姜子牙当时实际年龄可能要小得多,估计大约只有六十余岁。不过,这只是推测,并无实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