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郭丽雯、宁婧)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联合麻醉科开展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该手术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据悉,2个多月前,38岁的陈女士因胰腺癌复发伴全身多发转移,渐渐出现背部疼痛,经常因疼痛剧烈而难以入睡,医生诊断为“癌性疼痛”,并给予了口服止痛药物,但是止痛效果差,且口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针对这一难治性癌痛病例,该院疼痛科副主任吴霆、西区麻醉科副主任蒋琦等进行周密的术前评估与多学科讨论,经与患者和其家属沟通,决定为患者实施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在疼痛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方紧密配合下,成功为该患者实施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通讯员 供图
术后经过疼痛评估和鞘内镇痛药物调试,陈女士的疼痛感由原来的NRS评分10分(剧痛)减少到1至3分(轻度疼痛)。没有疼痛的折磨,陈女士也终于睡上了安稳觉,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患者及家属对镇痛效果很满意。
作为难治性癌痛的克星——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又被称为鞘内药物镇痛泵植入。WHO 指南中已经将其作为剧烈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它适用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各种晚期转移性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
据介绍,该技术有以下优势:1.微创操作:皮肤切口微小,创伤小;2.靶向镇痛、精准安全:鞘内给药只需要微小的镇痛药物的用量(相当于口服药物1/300)即可产生极大的镇痛效果;3.长时程镇痛:持续性低流量输注;4.副作用少:用药量明显减少,使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耐受性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减少了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全身用药副作用;5.费用低:与传统口服、敷贴、静脉等用药方式相比,用药量的明显较少,病人整体用药成本降低;6.自我疼痛管理:通过自我调控管理爆发痛,灵活和个性化的给药模式,且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易于随访。
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顽固性癌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微创镇痛选择,使饱受癌痛折磨的患者及家人一起有尊严地共享最后的时光,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也体现精准化医疗,舒适化医疗的理念。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