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4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60部、5283集,制作发行部数同比下降17.53%,影视剧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6.07万小时,同比下降19.28%。全国电视剧播出20.82万部,影视剧类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8.95万小时,同比下降0.61%。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2419.34亿元,同比增长8.10%。
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10%
(资料图)
在产业发展方面,《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2419.34亿元,同比增长8.10%。此外,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下降,新媒体广告收入持续增长。全国广告收入3342.32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广播广告收入73.72亿元,同比下降28.09%;电视广告收入553.23亿元,同比下降19.11%;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互联网取得的新媒体广告收入2407.39亿元,同比增长20.28%。
《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降幅收窄,有线电视网络收入719.55亿元,同比下降2.04%。
同时,网络视听相关业务收入带动行业收入增长。网络视听收入4419.80亿元,同比增长22.95%。其中,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大幅增长,达1209.38亿元,同比增长24.16%;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其他收入增长迅速,达3210.42亿元,同比增长22.51%。
网络视听行业收入大幅增长
在加强网络视听内容建设方面,《公报》显示,2022年获得上线备案号重点网络电影426部、网络剧251部、网络动画片330部、网络纪录片8部、网络微短剧336部。年度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4328.69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6005.60万小时,短视频51873.53万小时。
网民人均每天观看互联网视频节目(含短视频)超过2小时,收听互联网音频节目约20分钟。网络视听相关业务收入带动行业收入增长。《公报》显示,网络视听收入4419.80亿元,同比增长22.95%。其中,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大幅增长,达1209.38亿元,同比增长24.16%;短视频、电商直播等其他收入增长迅速,达3210.42亿元,同比增长22.51%。
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超过8亿户
在推动新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播出机构经批准开办的高清电视频道1082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8个,8K超高清电视频道2个。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广电5G网络正式开通运营,广电5G用户超过550万户。
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0亿户,同比下降1.96%;全国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1超过3亿户,互联网电视(OTT)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2.7亿户,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超过8亿户,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5亿户,短视频上传用户超过7.5亿户。
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带动效应凸显
《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入驻基地(园区)的广电视听各类企业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底,28个国家级广电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规划建筑面积总计3.91亿平方米,入驻广电视听各类企业9942家,新增企业1386家,实际投资额55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20万人,营业收入1450.74亿元,同比增长16.54%,应缴税金76.71亿元,同比增长24.07%。
除广电视听企业外,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其他相关企业入驻7000家,就业人数近12万人,带动实际投资额超过56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542亿元,应缴税金超过220亿元。产业基地(园区)作为大视听产业发展高地、创新高地,在推进资源整合,增强规模优势和集聚辐射效应方面持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繁荣发展。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